對於好吃的食物,我一向沒有任何抗拒的能力。
趁著剛好北上的時間點,我和小女兒到了一家法國小餐館用餐。
馬旦馬須Madame Monsieur位於在敦化北路的小巷子裡,是間法國小餐館。
會想來用餐,真的是被女主人的『口袋裡的私房菜色』所吸引。
對於標榜看不到洋蔥湯、烤蝸牛、凱撒沙拉的法國餐館,滿心期待她們的餐點。
對於好吃的食物,我一向沒有任何抗拒的能力。
趁著剛好北上的時間點,我和小女兒到了一家法國小餐館用餐。
馬旦馬須Madame Monsieur位於在敦化北路的小巷子裡,是間法國小餐館。
會想來用餐,真的是被女主人的『口袋裡的私房菜色』所吸引。
對於標榜看不到洋蔥湯、烤蝸牛、凱撒沙拉的法國餐館,滿心期待她們的餐點。
會到Café Mozart 吃早餐,實在是因為他們家的Apfelstrudel太好吃了。
那是一種吃了就會念念不忘的滋味,來到維也納怎麼能錯過呢。
Café Mozart是1794年為了紀念莫札特逝世而營業咖啡館。
很舒適的用餐氛圍,雖然華麗,卻充滿著溫馨的感覺。
格拉茲是奧地利施泰爾馬克省的首府,距離維也納約200公里。
在規劃東歐旅行時,大女兒就提議,安排一天的時間,來這個美麗的中世紀古城走走。
從維也納到格拉茲的交通,有飛機、火車和巴士。
因為我們在台灣已事先購買東歐金三角火車通行證,所以是以搭乘火車為交通工具。
當時我們是從維也納的梅德林Meidling車站上車。
火車班次和停靠月台,都有電子螢幕顯示。(下一張圖是回程在格拉茲中央火車站月台拍攝)
會來到目前很夯的『餵公子吃餅』,也真是湊巧和有緣。
就真的只是吃完晚餐想散步,迎著晚風,沿著彎來彎去的小巷弄,
然後走到國華街,就看到了『餵公子吃餅』這個有趣的攤子。
『餵公子吃餅』在國華街和友愛街的交叉處,是個木頭製成的小攤子。客人來來去去的,生意很不錯。
在奧地利旅行的時候,對我們而言,最方便的用餐地方是『Nordsee』。
『Nordsee』是間以海鮮、魚類為主的連鎖餐廳,招牌有隻大大的魚,非常好認。
Nordsee是採自助點餐方式,選好餐點,付完錢,就可以找位置坐下。
或是選擇to go 的方式,打包帶走,都很方便。
『中山路99|Novantanove』算是我目前的新歡。
咖啡好喝,甜點好吃,應該是台南目前唯一一間專賣義式甜點的咖啡館。
『中山路99|Novantanove』就在中山路99號,Novantanove是義大利文的99。
好率性又直接的取名,一整個就是義式的隨興,我喜歡。
剛到布拉提斯拉瓦時,天氣從微晴、陰天到飄雨,氣候不是很穩。
當我和小女兒看到天空透出藍色,陽光正微微探頭,當下決定,趁著天氣還不錯,先來喝杯咖啡吧。
當時,我們人剛好走到舊城廣場附近。
舊城廣場周圍有不少間咖啡館,Schokocafe Maximilian Delikateso 就是其中的一間。
和對於布拉提斯拉瓦完全陌生一般,任何一間咖啡館對我們而言,也是完全陌生。
呵!不過就是喝杯咖啡,坐下來就對了,沒必要想太多。
因為要幫朋友的小孩買禮物,所以到了新光百貨。
逛逛百貨,買好禮物,已是晚餐時間。
我和小女兒決定不在百貨公司的餐廳用餐,而是到百貨公司旁邊的『越后屋』。
『越后屋』剛好就在新光中山店的旁邊,很狹窄的一個建築空間。
之前說了幾次要去吃看看,卻一直還沒去過,看外表是很讓人有好奇心的一間店。
會到三隻鴕鳥餐廳U Tří Pštrosů用餐,也是個緣份。
起因是我和女兒走過查理士橋,準備要去城堡山,三隻鴕鳥餐廳剛好就在查理士橋小區橋塔旁邊。
於是,我跟女兒說,如果我們逛完城堡山回到這裡,餐廳並沒有午間休息的話,就來這裡用餐吧。
當我們到餐廳時,時間真的很尷尬,下午三點半左右,午餐已過,晚餐未到。
還好餐廳並沒有所謂的午休時間,我們延宕許久的午餐終於有了著落。
其實要不要進去U Tří Pštrosů,當時也挺掙扎的。
因為我們有先上網孤狗一下,都說U Tří Pštrosů是布拉格最昂貴的餐廳之一。
後來想想,旅行這麼辛苦,也該適時的用美食犒賞一下,其他的,就先別考慮了。
朋友相約在『水鳥和洋創意料理』吃飯。
這家店就在我家附近,常常開車經過,也很好奇和洋創意料理是怎麼樣的創意法。
才和我女兒說,找個時間來嚐鮮,朋友就約在這裡吃飯,莫非是宇宙聽到我的心聲了。
水鳥和洋創意料理的總店是在嘉義,我們來到的是府城店。
說要去巴黎鐵塔玩,其實是個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想去鐵塔區附近的咖啡館吃下午茶。
就說我和兩個女兒都是命中多層食神,吃這件事總是比玩還要重要。
Les deux Abeilles 是在鐵塔區的一間下午茶店,外觀小巧可愛。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取名為兩隻蜜蜂?有可能是自傲於甜點好吃到蜜蜂都想飛過來吃吧。噗!
Alouette Café 是間提供早午餐、輕食的咖啡館。
整天都有提供早午餐,餐點的價位很平價,味道也不錯。
營業時間從10:00-21:00,很適合我這種晚起的人覓食的好地方。
Alouette Café的用餐空間並不大,座位數也不多。
因為三面都是落地大玻璃窗,光線充足,很明亮。
在捷克旅行,最不擔心的就是吃這件事。
因為物價比奧地利低,所以不用擔心價錢,口味也都在水準之上。
就算是在布拉格這個充滿觀光客的城市,還是能吃到好吃但不貴的美食。
這棟美麗的建築是市民會館,我和女兒在布拉格旅行時,曾來裡面的新藝術館咖啡館吃晚餐。
市民會館的所在地,在14、 15世紀時是皇室宮廷建築匯集的地方。
在17世紀後半葉,因為一場布拉格大火,宮廷建築付出一炬,之後荒廢了幾百年。
1911年,才又經過建築設計比賽,興建了這座三角鑽形結構的市民會館。
雖然我挺愛吃,但也很懶,所以用餐幾乎是以住家區域為主要覓食區。
除非是朋友約吃飯,才會跨區覓食。
當我知道我的覓食區多了一家新開的餐館,當然不會放過。
第一次吃完覺得很不錯,就又約朋友聚餐,一邊聊天一邊吃美食,多快樂啊。
Dacci打趣,位於長榮中學斜對面,從我家散步過來,頂多10分鐘路程。
是不是很近呢?住家附近能有間口味適合的餐館,實在是快樂的不得了。
會在Le Stam吃午餐,純粹是個巧合。
只是很剛好的走到了多明尼克廣場,剛好看到了旁邊的餐廳Le Stam,剛好又是午餐時間。
就是這麼多的剛剛好,讓我和女兒有了一個吃美食順便看風景的好時光。
Le Stam 在多明尼克廣場旁邊,傳統的木條屋建築。
前些日子長輩請客,約在『饕弄杯』吃晚餐。
想起來也是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去饕弄杯用餐了,真的是滿心期待。
饕弄杯用餐舊文→【美食地圖】台南‧Bistro Alley饕弄杯
饕弄杯的晚餐是採預約制的無菜單創意料理。
每人低消1000元,每晚只接一組客人,每組低消6000元。
原本在大英博物館裡面的大英圖書館,是英國的國家圖書館,有260多年的歷史。
大英圖書館是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在1998年搬到了倫敦Euston Road 的現址。
除了一般的藏書,也珍藏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文獻。
例如:1215年奠定全球法治基礎的重要文件「大憲章」(Magna Carta)、
知名樂團「披頭四」(Beatles)創作的手寫稿、莎士比亞的第1本創作、
作曲家韓德爾的鉅作「彌賽亞」(Messiah)的手寫稿、
以及古騰堡的1455聖經(Gutenberg’s 1455 Bible )…也都在典藏之列。
『屋子裡有甜點』在嘉義是一間很火紅的甜點店。
有點類似台南的老屋新力,也是間改造的老房子。
我是嘉義人,常回嘉義,也常去那裡吃份甜點,喝杯茶,是一份很悠閒的時光。
每次我都是選擇默默的吃完就離開,從不打卡,只怕一曝光,又變成像台南的老房子,很熱門一般。
但,這怎麼可能呢?好吃的甜點,老房子特殊引人的氛圍,早就變成朝聖的地方。
這種木造的二層樓房子,對我而言,是種溫馨的記憶。
會讓我想起小時候,想起奶奶,想起爸媽,還有快樂的童年。
阿姆斯特丹的初秋,時而驟雨一陣,時而陽光輕灑。
趁著天空仍封存著陽光,我和女兒在運河畔,喝著咖啡,看著河景,有個愜意的下午時光。
Café Smalle在Prinsengracht 運河旁邊,從1780年開始營業。
河水流淌的歲月,Café Smalle 也同時併行,運轉了時光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