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我最喜歡逛逛當地的超市或是傳統市場了。
總覺得,和許多當地人一起逛著市場,自己也彷彿變成居民一般。
納許市場又被稱為是維也納人的胃袋,也是維也納最古老的傳統市場。
我每到維也納,總是要來這裡走走看看,這是一種很有趣的旅行體驗呢。
納許市場佔地可不小,有多大呢?就是相片中被紅線框起來的地方。
除了固定的攤販、餐廳之外,每週六上午,市場後方的空地,
靠近Kettenbruckengasse地鐵站,還會有跳蚤市場。
小女兒雖然來過幾次維也納,但還沒逛過納許市場,所以非常的興奮好奇。
我跟她說:『今天天氣很好,又有跳蚤市場,人一定非常多。』
果然人非常非常的多,大家都出來尋寶、買菜、吃飯囉,真是熱鬧。
站在跳蚤市場往前面望去,幾乎看不到盡頭,只看到一群又一群的人。
這裡的跳蚤市場什麼都賣,喜歡二手貨或古董的人都會前來尋寶。
不過好貨通常都一大早就被識貨的行家給買走了,我是屬於湊熱鬧的族群啦。
想買書,有!
有很多攤是賣舊書、海報,也有賣CD。
也有漂亮細緻的杯盤。
連古董相機都出現了,我想價錢一定不斐。
這一攤賣的我很有興趣,只是老闆不在,我無法下手。
也有烘焙的銅置器皿呢,猜猜看我有扛回家嗎?
這一攤雖然賣的東西很多樣,但是排列的整整齊齊,很吸引人眼光。
哇!這攤位會不會太隨興啊?賣的又多又雜,卻又挺好玩。
還有手工小飾品的攤位,靜靜的擺在角落。
這就是二手衣攤位吧,就這麼豪放的擺上一堆。
二手衣攤位也不少,除了衣服,還有其他二手物品。
像這間的二手衣的命運就高級許多,被整理好掛在衣架上。
當然,這裡也買得到漂亮的新衣服。
這麼逛也是會累和餓的。
在跳蚤市場和一般市場攤販的中間位置,有間小攤位是賣吃的,
可以稍微歇著休息。
浪漫的歐洲,怎麼少的了鮮花呢。
除了新鮮的切花,也有植栽的香草和綠葉盆栽。
空地上,還有賣籐籃的,看起來好親切,在我的家鄉,台南的路邊也有些是這麼擺著賣的。
還有好多是賣乾果和香料。
我最喜歡這些顏色繽紛的蔬果,五顏六色的,讓心情都跟著跳起舞來。
我也想要買一些回去住的小公寓,然後煮成旅行中很美好的一道菜。
這些有屋頂的室內區,都是固定的店家。
除了麵包、熟食、葡萄酒、餐具…還有不少是餐廳。
逛累了,可以坐下來喝個飲料或吃個飯,也有人不是逛市場,直接是來吃飯的。
我們坐在轉角的一家小店,吃著冰淇淋,看著來往的人。
然後聊著剛才看到的那個銅器,好漂亮但很貴;聊著逛市場的好玩點滴。
這是我們的旅行進行中,卻又不像是旅行。
最多時候,我常把自己當作是當地居民一般,等一下買完菜,就要回家煮飯了。
在納許市場的旁邊,有兩棟漂亮的建築物,是由華格納設計。
最大的特色是色彩鮮艷的立面,很典型的呈現青春派在裝飾上的功力。
這間白色的建築是華格納公寓。
立面用鍍金的圓形美女浮雕和金棕櫚葉、金色藤蔓裝飾。
在陽光照射下,很燦爛奪目。
相鄰的淡粉色的建築,是馬利卡公寓。
外牆用紅、藍、綠的陶磁磚貼滿,拼貼出美麗的花卉圖案。
好像開滿整樹花的大樹,覆蓋住這整間公寓一般。
再往卡爾廣場站方向走,還會看見用金色月桂葉組成的巨大金球。
這裡就是建於1887年分離派會館。
外牆是用金色在白色的牆上,細膩的繪畫出花紋。
維也納人把這個金球暱稱作『包心菜』。
小女兒說:『我不想吃金色包心菜喔。』
所以我們沒進去參觀,因為我們想去Café Hawelka喝咖啡了。
(有關Café Hawelka,詳細請點→【維也納】2013 N訪維也納‧咖啡館(三)說著老故事的咖啡館Café Hawelka )
旅遊日期:2013/06/08
納許市場Naschmarkt
營業時間:週一~六,市場07:00~18:00
□□□□□□ 週一~六,餐廳營業至24:00。週日休。交□□通:U4線,Kettenbruckengasse站,U3線Rochusgasse站。
官□□網:http://www.wienernaschmarkt.eu/index.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