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迷人,是在時尚流行中,隱約露出的老巴黎的氛圍。
建築也好,街道巷弄也罷,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蠱惑著旅人。
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像落入一張網帳,卻捨不得掙扎,心甘情願的陷入其中。
古老的廊街,就是以如此優雅又復古的面貌,展露著迷人的風情。
19世紀興建的廊街,在當時而言,就是有玻璃屋頂遮蓋的商店街。
散落在巴黎各處的廊街,如同挖掘不完的寶藏一般,探索不完。
旅法日本文學作家《鹿島茂》在著作《巴黎夢幻拱廊街》書中寫著:
『人都說巴黎唯有左岸,左岸飄盪了咖啡香、濃郁的人文氣。
然而我的靈魂更牽繫著右岸,那19條各擁風華的拱廊街,
穿梭著迷漾、謎樣的三度、五度、無限度軌道,如詩交織;
我在右岸,我在這長長短短曲曲折折的拱廊街,遊走停佇迷失疾奔。
我在右岸,我是拱廊街依存症者,
我擁有右岸這如夢似幻的拱廊街,我擁抱了整個巴黎。』
在『巴黎夢幻拱廊街』這本書中,介紹了巴黎現存的十九條拱廊街及建造完成的年代。
藉由這些僅存的廊街,可以回溯想像19世紀最興盛時期的150條拱廊街,而廊街的名稱會因為音譯而有所不同。
項目 |
名 稱 |
興建年代 |
(1) |
1826建造完成 |
|
(2) |
1823-1825建造完成 |
|
(3) |
1826建造完成 |
|
(4) |
1826-1827建造完成 |
|
(5) |
1800建造完成 |
|
(6) |
1847建造完成 |
|
(7) |
1846建造完成 |
|
(8) |
王子拱廊街Passage des Princes |
1860建造完成 |
(9) |
瑪德蓮拱廊街Galerie de la Madeleine |
1845建造完成 |
(10) |
皮托拱廊街Passage Puteaux1839 |
1839建造完成 |
(11) |
阿弗爾拱廊街Passage du Havre1846 |
1846建造完成 |
(12) |
凡登拱廊街Passage Vendome1827 |
1827建造完成 |
(13) |
巨鹿拱廊街Passage du Grand-Cerf |
1825建造完成 |
(14) |
布爾拉貝拱廊街Passage Bourg LAbbe |
1827建造完成 |
(15) |
開羅拱廊街Passage du Caire |
1798建造完成 |
(16) |
紅罌粟拱廊街Passage du Ponceau |
1826建造完成 |
(17) |
普哈多拱廊街Passage du Prado |
不詳 |
(18) |
布哈迪拱廊街Passage Brady |
1828建造完成 |
(19) |
1924-1926建造完成 |
對於如此眾多的拱廊街,可能連巴黎當地居民都沒能全數拜訪,更何況是旅客如我。
因此,在不是刻意而是順路的情況下,我和女兒走訪了比較知名的幾個拱廊街。
至於沒能造訪的廊街,就交給未知的歲月,或許,若干年後,在巴黎,也會是個美麗的相遇。
圖中圈起的拱廊街,是在2012年曾經拜訪過的廊街。
其中維侯.鐸達拱廊街Galerie Vero-Dodat、薇薇安拱廊街Galerie Vivienne和柯爾貝拱廊街Galerie Colbert,
因為名氣和裝潢,也為了要和Passage有所區隔,這三條拱廊街都改用更優雅的Galerie自居。
維侯.鐸達拱廊街Galerie Vero-Dodat
薇薇安拱廊街Galerie Vivienne
施華瑟拱廊街Passage Choiseul(此圖片來自網路)
柯爾貝拱廊街Galerie Colbert
皇家宮殿拱廊 Palais Royal(未列在書上名單的廊街)
2012年拱廊街詳細全文請點→http://lingo1119.pixnet.net/blog/post/31008532
這一連串的拱廊街,一路散步就會到達。
可以順路拜訪羅浮宮、杜樂麗花園、騎兵凱旋門、皇家宮殿等景點。
羅浮宮旁邊的古董商場,就像個小型博物館,更是值得一遊。
附近有知名的Le Café Marly、Angelina 或 Le Fumoir ,不妨順道喝杯咖啡,吃份好吃的甜點。
薇薇安拱廊街附近的 Zen Zoo 也值得一試,這可是巴黎第一家由台灣人經營的珍珠奶茶店。
由薇薇安拱廊街往歌劇院方向,有間Starbucks-Opera,是巴黎的第一家星巴克。
法式典雅的內部裝潢,是專屬於巴黎的星巴克之一。
從巴黎地鐵8號或9號線的大道站Grands Boulevards 走出來,往蒙馬特大道,
就有巴黎很著名的兩條廊街:茹浮華拱廊街Passage Jouffroy和維爾多拱廊街Passage Verdeau。
沿著這兩條廊街彎來轉去,走過了奧斯曼大道,就會來到全景拱廊街Passage des Panoramas。
茹浮華拱廊、維爾多拱廊和全景拱廊,三條廊街連結起來,就是巴黎最長的拱廊街。
三條拱廊街,各自擁有自己獨特的風華,值得慢慢的逛,細細的品嚐。
逛完廊街,如果肚子餓了,在廊街附近的蒙馬特大道,有間百年食堂『Le Bouillon Chartier』。
想吃平價好吃的法式料理,可以順道來Chartier試試口味,高貴不貴,滿物超所值。
廊街附近也有不少順路的景點:迦尼葉歌劇院、拉法葉百貨、春天百貨、瑪德蓮教堂。
逛完景點可以到和平咖啡館喝杯咖啡,或是逛逛有食品界精品店之稱的Fauchon。
茹浮華拱廊街Passage Jouffroy / 年代:1847建造完成
入口處:10 Boulevard Montmartre / 9 rue La Grange- Batelière
交通:地鐵8、9號線,Grands Boulevards 站。
1847建造完成完成的茹浮華拱廊街,是因應全景拱廊街而產生的延伸路段。
年久失修的地板在1987年的整修之後,終於重現出往日的光彩。
尖拱型的鐵架屋頂如同魚骨形狀,光線透過玻璃斜透進廊街,是一種很剛好的亮度。
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格雷萬蠟像館,是歐洲最古老的蠟像館之一。
蠟像館旁邊有間和茹浮華拱廊街同樣年紀的旅館『Hôtel Chopin』。
聽說三樓的視野很美,可以看到最典型的巴黎屋頂風景。
茹浮華拱廊街是一條逛起來非常有趣,老少都適宜的廊街。
舊書店、海報店、玩具店、家飾店、甜點店…各種新舊掺雜著。
糾葛纏綿的是歲月留下的深濃氣息,賣著舊日回憶,也買著今日記憶。
維爾多拱廊街Passage Verdeau / 年代:1846建造完成
入口處:9 rue La Grange- Batelière / 31 rue du Faubourg- Montmartre
交通:地鐵8、9號線,Richelieu-Drouot 站。
1846建造完成的維爾多拱廊街,和茹浮華拱廊街隔街相望,是全景拱廊街和茹浮華拱廊街的延伸段。
和茹浮華拱廊街一樣,走廊挑高的魚骨玻璃屋頂,讓整條廊街光線明亮。
廊街裡有餐廳、小酒館、舊書店、畫廊、傢俱店,也有小巧的刺繡店和流行的飾品店。
堆積的書冊,鐵門關著的書店,都還沾覆著層層的塵埃。
是時光等候著人,還是人磋跎了時光?這樣的落寞,似乎和過往重疊的恰到好處。
相較於茹浮華拱廊街的人氣,維爾多拱廊街顯得冷清許多。
也因為少了人群,在幽微安靜中更能貼近感受廊街的歲月和光陰帶來的滄桑嘆息。
全景拱廊街Passage des Panoramas / 年代:1800建造完成。
入口處:10 rue Saint-Marc / 11 Boulevard Montmartre / 38 rue Vivienne / 151 rue Montmartre
交通:地鐵8、9號線,Grands Boulevards 站。
全景拱廊街以古老的招牌和燈飾出名,走進拱廊街,整個氛圍就彷彿走進19世紀一般。
把自己化身為時空旅人,推開拱廊街那扇鐵門,走了進去,過往回憶慢慢展開。
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布爾喬亞的貴婦,穿著蓬裙,手搖著扇子,在廊街散步購物。
拱廊街的餐廳酒吧密集度很高,整條廊街的通道空間,幾乎被桌椅佔了大半。
老舊橫樑下的舊書店,認真看書的老人,和時髦的商店交錯中,是種更動人的況味。
廊街裡也有不少的郵票商,賣著蓋上郵戳的古老郵票和二手明信片。
是隔著多少年代的回憶?是寫著多少未盡的鄉愁?是否也有著一段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很多想像,在如此的氛圍空間中,挑起,又落下。
走入曲折幽微的廊街,我和歲月擦肩而過。
美好的往日風華,於是封存在一個個的廊街裡面。
旅行時間:2014/09/02
2014旅行延伸閱讀
巴黎相關閱讀: